古樹是自然界的瑰寶,承載了歲月的記憶和自然演化的珍貴歷史。然而,由于人類活動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古樹生長環境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了保護這些寶貴的資源,近年來,一些科研和養護單位圍繞“既救得活、又長得好、還要可持續”這一古樹養護目標,進行了深入探索和實踐。
地下地表全發力可保證古樹長期健壯
“古樹救治不是簡單的恢復樹勢就算完事,還要能夠達到可持續健康生長。”國家植物園高級工程師熊德平近年來一直在研究如何為古樹營造更健康的生長環境。他認為,要保障古樹長期健壯,解決地下土壤的透氣性問題與地表植物的配置同等重要。
“樹上部的生長狀態取決于根系下扎的深度和遠度。”熊德平說,在城市里,因硬質鋪裝、土壤板結等因素阻止了樹木根系擴展,嚴重限制了大樹、古樹根系的生長空間。他們通過研究改善古樹地下生長環境,發明研制了“城市微型水庫”,專門給古樹根系供應氧氣、水分和養分。
城市微型水庫
《中國花卉報》記者在國家植物園(北園)臥佛寺南側三股道古樹試驗區見到了這種“城市微型水庫”,從表面看這只是安裝在硬質鋪裝上,擁有兩只小眼睛、直徑約20厘米的小井蓋,每間隔1米安置一個,排列整齊,美觀大方。實際上,“兩只小眼睛”的下方是個U型管,井深達1.4米。據熊德平介紹,“城市微型水庫”可根據需要將根系引導至想要達到的深度和遠度,以起到改善生境,復壯古樹的目的。
在國家植物園一處月季實驗比對區,記者發現,安裝了“城市微型水庫”的植株比沒安裝的植株整整粗了一倍。
除了改善地下環境,熊德平團隊還致力于研究古樹地表配置植物的篩選和育種。
據熊德平介紹,地表配置植物的不當種植也是影響古樹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城市景觀中,古樹周邊因不適合的植物配置導致土壤板結,從而影響古樹生長的案例舉不勝舉。
目前,該團隊已經篩選出適合在古樹下種植的草坪草京茜系列1-4號,該草坪草根系淺、不與古樹爭奪營養;耐旱,無需多澆水,不給古樹造成負擔;耐踐踏,游人可與古樹親密接觸。
下一步,他們將會從植物配置的角度出發,依據古樹的不同類型篩選出更多適合其景觀配置的植物,為古樹營造更加優美健康的生長環境。
生境營造,既不能“少”,更不能“多”
北京名木成森古樹名木養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恒星告訴記者,他們在保護古樹、搶救古樹方面有一套診斷程序——地上問題看地下,地下問題看土壤,土壤問題看根部,根部問題看毛細根……“這套技術要求你不得不關注古樹的整個生長環境。”
曹恒星認為,生境是導致古樹衰弱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在做技術診斷時決不可忽視,其拯救措施也并非對單一植物“地上修修,地下整整”的垂直救護,只有立足于古樹生境營造,突破僅對單一植株的保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能將古樹生境營造當成一個普通的綠化工程去做。”曹恒星說,要從科學保護的角度出發,追求最大可能的生境恢復。而用多少時間,恢復到何種程度,主要還是取決于技術。“有時候,恢復不到原來的程度不行,恢復過了也不行;抑或時間節奏不對,本來應該分次恢復,結果一次恢復了,也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技術不過硬,生境打造就會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據曹恒星介紹,在生境保護中,該公司的專利產品“地下通氣透水網管系統”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雖然技術和配套產品很重要,但也不能少了人文關懷,偏離了‘以樹為本’的救治核心。”她同時提醒,要防止假借樹木生境改造之名進行過度改造,尤其要防止新打造的生境破壞原本的生境,對古樹造成新的危害。
“滿足人容易,但滿足樹很難。我們要站在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切忌在生境改造時過度營造景觀,我們覺得美,但是樹卻覺得不‘美’了。”曹恒星說,只有在古樹生境健康的基礎上才能談其他景觀的營造。
曹恒星以北京市延慶區下花園村古榆部落的生境修復為例,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古樹生境營造與人文景觀健康結合的經典案例。
古榆部落其實是圍繞一株樹齡為600年的母榆樹展開的,與這株母榆樹相對應的還有一株340年的子榆樹,以及附近的十多株60年以上的榆樹,于是,在初期規劃設計時,這些榆樹便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古榆部落”,文化的縱深感激發了周邊老百姓的旅游興趣。
在技術處理上,除了最大限度地恢復了古樹的生長空間外,還構筑了休閑空間,尊重原來村里老百姓喜歡在樹下聚集、打牌聊天的習慣,設置娛樂設施。同時,將幾百年形成的在樹上掛布條祈福等情感寄托方式轉移到樹旁,做了一個專門的祈福牌,以減輕樹體負擔。
在后續的可持續養護資金支持上,其修復單位北京名木成森與北京綠化基金會開創新舉,擬為古樹設碼籌款(在古樹周圍設立二維碼,游客可直接掃碼捐款)。
“既救得活,又長得好,還要有能夠保持其健康生長的環境和資本。”曹恒星說,只有這樣,才算完成了古樹養護的全部工作。